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逼近470万吨,同比增幅约34%,实际产量仅230余万吨,产能利用率约50%。(1)2022年底至2025年8月期间,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从17.3万元/吨一路跌至3.4万元/吨,累计跌幅达80.2%。(2)目前磷酸铁锂行业前五大企业基本满产,第五到第十的企业产能利用率接近80%,预计今年产能会达到370万吨,头部企业排产排到2026年,部分电池企业出现“一吨难求”的局面。

【 时间:2025/11/19 8:18:22】


行业协会发声!磷酸铁锂行业“反内卷” 杨洁 周欣怡 中证金牛座 2025-11-19 08:01 随着下游需求持续增长,近期,磷酸铁锂价格明显回暖,10月以来上涨约10%,部分头部企业反映,相关订单已排到2026年。但业内人士表示,行业成本压力仍未缓解,经历了近三年调整的磷酸铁锂行业,需彻底破除“内卷”。 11月18日,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召开《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》研讨会,探寻锂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可行路径。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汤雁在会上表示,磷酸铁锂凭借其高安全性、长循环寿命和成本优势,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。中国具备全球最完整、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。但在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,磷酸铁锂材料行业2022年以来陷入“增产不增收”的困境,产能阶段性过剩与同质化竞争导致其价格持续下行,对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。 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逼近470万吨,同比增幅约34%,实际产量仅230余万吨,产能利用率约50%。这意味着近半数产能处于闲置状态。2022年底至2025年8月期间,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从17.3万元/吨一路跌至3.4万元/吨,累计跌幅达80.2%。 这种态势在今年6月逐渐出现反转。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秘书长周波表示,目前磷酸铁锂行业前五大企业基本满产,第五到第十的企业产能利用率接近80%,预计今年产能会达到370万吨,头部企业排产排到2026年,部分电池企业出现“一吨难求”的局面。 不过,周波表示,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磷酸铁锂行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,以至企业外部融资扩产渠道基本关闭,或不能有效支撑明年行业的增量行情。 会上,湖南裕能、丰元锂能、安达科技、德方纳米、万润新能等磷酸铁锂行业企业代表发言时表示,当前,磷酸铁锂行业前端的各项化工原料正处于紧缺和价格快速上涨阶段,同时,整个行业扩产动作明显放缓,如何应对明年下游的客户需求值得思考。 汤雁代表协会提出三项协同行动倡议: 第一,以成本指数为“度量衡”,重建市场定价逻辑。协会将联合主流企业,构建覆盖原材料、生产、物流全环节的成本核算体系,既为企业提供透明价值参考,遏制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,也为政府监管提供数据支撑,让政策调控更精准高效。 第二,以创新升级为“突破口”,开辟价值增长新赛道。协会将持续推动高压密磷酸铁锂、磷酸锰铁锂、无钴材料等前沿技术攻关,推动行业从“规模竞争”向“质量竞争”跨越。 第三,以供需平衡为“着力点”,构建协同发展生态。摩根大通预测,2026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增长30%,结合我国出口市场的广阔空间,未来两年磷酸铁锂材料将新增百万吨级需求。需要建立产能预警机制,推动材料企业与下游龙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,引导产能有序释放,避免“需求增长、利润不增”的情况。 汤雁表示,“反内卷”并非磷酸铁锂材料行业的“独角戏”,负极材料、电解液、隔膜等关键环节也不同程度面临产能过剩、价格竞争加剧的压力。对此,协会将在做好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工作的基础上,分领域建立细分产品成本数据库,开展产能供需预警分析,推动各细分行业形成“成本共知、风险共防、利益共享”的发展共识,从单点突破走向全链协同,彻底扭转“各环节自卷、全产业链受损”的局面。